近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糧食的損失浪費現象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9年糧食及農業狀況》中講到,全球在收獲后到零售前的供應鏈環節內損失的糧食約占到總產量的14%,比例非常高。
另據數據統計,我國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在國外,這個數字有多少呢?以果蔬為例,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國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為1%~2%,差距顯而易見。
有“水稻院士”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指出,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我國的農產品“吃掉1/3、扔掉1/3、爛掉1/3”,每年損失近2億噸,造成了生產資源的巨大浪費和農民經濟損失。
農產品居高不下的產后損失率正在提醒我們,關于吃這件事,真的該認真了。
民以食為天,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馬有祥指出,實現糧食安全需要會做“減法”,即千方百計節約和減損。世界糧食年產量大約28億噸,如果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2800萬噸糧食的損失。可以多養活多少人呢?大概是約7000萬人。如果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減少損失650萬噸,按400公斤糧食一年一人計算,可以養活約1600萬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減損就是增產。糧食生產需要水、土、肥、藥、種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按生產一噸糧食需要3畝左右的耕地計算,我國2畝耕地大概生產一噸,世界平均單產較低。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節約耕地8000多萬畝。因此,節糧減損就是節約珍貴的水土資源,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消耗,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節糧減損一小步,糧食安全一大步。
那么,除了吃掉的1/3,扔掉的1/3和爛掉的1/3都去哪里了?
扔掉的1/3,卡在加工和終端消費環節。中國人的飲食消費正在經歷一輪自下而上的革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也由此催生了諸多專攻精細化加工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糧食被一層一層剝掉的同時,殊不知,營養也在一點一點流失。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3%以下。明確提出要促進口糧品種適度加工, 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合理確定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加工精度,減少精面、精米等過度加工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營養流失,提高出粉和出米率。可以說這為農產品過度加工踩了急剎車,也為適度加工指引了方向,未來,更需要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健康的消費理念,逐步轉變追求口糧“亮、白、精”的消費習慣,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打造更加符合當下社會發展所催生的消費升級需求的農業品牌。
在終端消費上,過去出門點餐,大魚大肉,人們看得見的是平攤后的微不足道,看不到的是食物浪費背后的觸目驚心。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指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大約有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元。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的是美味,舌尖上的浪費則讓這份美味大打折扣,呈現的是我們所謂的講排場、好面子。減少餐飲浪費最重要的是轉變公眾意識,比如外出就餐吃不完的要打包,點菜不講排面,夠吃就好等等。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的施行,“舌尖上的浪費”已引起國人重視,“光盤行動”“半份菜”等厲行節約的餐飲業變革被普遍接受,發生在餐飲環節的鋪張浪費現象正在得到緩解。
爛掉的1/3,卡在田間到廚房的供應環節。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冷鏈物流是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短板中的短板,肉類冷鏈流通率只有30%,果蔬不到20%,而發達國家在90%以上。我國冷鏈物流設施相對而言不夠完善,使得大多數生鮮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得不到規范的保溫、保濕、冷藏,加大了流通損耗,也加大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價格、品質不穩定因素,無法帶給消費者足夠好的購物體驗,就會拉低品牌好感度。主要表現在冷藏車等配套設施保有量少,冷藏運輸率低,“斷鏈”時有發生,信息化支撐力度偏弱。
就此,農業農村部指出,十四五擬布局支持5萬個左右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300個左右農產品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和30個左右農產品產地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相信隨著這些倉儲設備、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農產品走出田間后可以得到科學有效的保存,減少因氣候變化、保存不善和轉運周期過長帶來的損耗。
節糧減損既涉及到生產、收獲、運輸,又涉及到倉儲、加工、銷售;既涉及到供應,又涉及到消費;既涉及到設施裝備技術,也涉及到思想觀念傳統;既涉及到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也涉及到國際貿易,涉及范圍非常廣。所以,要努力讓顆粒歸倉、讓加工適度、讓冷鏈夠冷,做一名光榮的追“光”者,盡自己所能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另據數據統計,我國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在國外,這個數字有多少呢?以果蔬為例,發達國家的果蔬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國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為1%~2%,差距顯而易見。
有“水稻院士”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今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指出,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我國的農產品“吃掉1/3、扔掉1/3、爛掉1/3”,每年損失近2億噸,造成了生產資源的巨大浪費和農民經濟損失。
農產品居高不下的產后損失率正在提醒我們,關于吃這件事,真的該認真了。
民以食為天,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馬有祥指出,實現糧食安全需要會做“減法”,即千方百計節約和減損。世界糧食年產量大約28億噸,如果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2800萬噸糧食的損失。可以多養活多少人呢?大概是約7000萬人。如果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減少損失650萬噸,按400公斤糧食一年一人計算,可以養活約1600萬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減損就是增產。糧食生產需要水、土、肥、藥、種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按生產一噸糧食需要3畝左右的耕地計算,我國2畝耕地大概生產一噸,世界平均單產較低。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節約耕地8000多萬畝。因此,節糧減損就是節約珍貴的水土資源,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消耗,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節糧減損一小步,糧食安全一大步。
那么,除了吃掉的1/3,扔掉的1/3和爛掉的1/3都去哪里了?
扔掉的1/3,卡在加工和終端消費環節。中國人的飲食消費正在經歷一輪自下而上的革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也由此催生了諸多專攻精細化加工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糧食被一層一層剝掉的同時,殊不知,營養也在一點一點流失。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環節減損增效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農產品加工環節損失率降到3%以下。明確提出要促進口糧品種適度加工, 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合理確定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加工精度,減少精面、精米等過度加工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營養流失,提高出粉和出米率。可以說這為農產品過度加工踩了急剎車,也為適度加工指引了方向,未來,更需要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健康的消費理念,逐步轉變追求口糧“亮、白、精”的消費習慣,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打造更加符合當下社會發展所催生的消費升級需求的農業品牌。
在終端消費上,過去出門點餐,大魚大肉,人們看得見的是平攤后的微不足道,看不到的是食物浪費背后的觸目驚心。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指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大約有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價值高達2000億元。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的是美味,舌尖上的浪費則讓這份美味大打折扣,呈現的是我們所謂的講排場、好面子。減少餐飲浪費最重要的是轉變公眾意識,比如外出就餐吃不完的要打包,點菜不講排面,夠吃就好等等。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的施行,“舌尖上的浪費”已引起國人重視,“光盤行動”“半份菜”等厲行節約的餐飲業變革被普遍接受,發生在餐飲環節的鋪張浪費現象正在得到緩解。
爛掉的1/3,卡在田間到廚房的供應環節。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冷鏈物流是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短板中的短板,肉類冷鏈流通率只有30%,果蔬不到20%,而發達國家在90%以上。我國冷鏈物流設施相對而言不夠完善,使得大多數生鮮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得不到規范的保溫、保濕、冷藏,加大了流通損耗,也加大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價格、品質不穩定因素,無法帶給消費者足夠好的購物體驗,就會拉低品牌好感度。主要表現在冷藏車等配套設施保有量少,冷藏運輸率低,“斷鏈”時有發生,信息化支撐力度偏弱。
就此,農業農村部指出,十四五擬布局支持5萬個左右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300個左右農產品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和30個左右農產品產地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相信隨著這些倉儲設備、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農產品走出田間后可以得到科學有效的保存,減少因氣候變化、保存不善和轉運周期過長帶來的損耗。
節糧減損既涉及到生產、收獲、運輸,又涉及到倉儲、加工、銷售;既涉及到供應,又涉及到消費;既涉及到設施裝備技術,也涉及到思想觀念傳統;既涉及到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也涉及到國際貿易,涉及范圍非常廣。所以,要努力讓顆粒歸倉、讓加工適度、讓冷鏈夠冷,做一名光榮的追“光”者,盡自己所能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n3c8.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