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9日央視財經《對話》欄目特別策劃中國產業坐標——農業之“基”節目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套用“種子是農業芯片”的說法,也給了中國農機下了一個定義,即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機就相當于是翅膀的骨架和神經,骨架和神經系統做好了翅膀就會非常的有利,農業就會飛得更高,飛得更快,飛得更遠。
農機雖然是農業發展的翅膀,但就算是圈外人都會說,中國的農機發展了那么多年,這個“小翅膀”能帶得動中國的“大農業”嗎?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農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路走來我們有了如今的國產采棉機、動力換擋拖拉機、無人駕駛拖拉機等高端農機產品。
但不可否認,我們的農機發展在不少方面還存在短板、弱項,這也正是張曉侖在節目中提到的,我國農機在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我國農業機械化短板在于丘陵地區及高端農機
節目中提到,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在20世紀的50到80年代,相繼實現了全面的機械化,而我們中國在2020年農業生產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的水平只是71%。
那為什么我們突破了那么多,看上去差距好像還是很大?
當然,每次提到農機發展的落后性,必然要說農機使用的復雜性、特殊性。節目中張曉侖從兩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
第一是南方丘陵地區,農機化程度比較低。丘陵地區的土地少,所以使用農業機械化的動力也不足,生產企業認為開發這個不賺錢。因此,種種原因造成我國丘陵地區農機化率只有5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
農業機械化發展必然要適合中國的地形,中國的氣候,中國的作物。所以,我們未來瞄準的目標就是滿足中國的糧食安全,滿足中國的需要。用中國的農機來護航我們的糧食安全,這就是我國農機裝備產業最大的一個目標。
在“十四五”農機發展有一個農機補短板行動,其中很大一個篇幅就是要解決我們丘陵農機問題。因為中國丘陵占三分之一,這一部分的土地如果不能實現機械化,那么中國的整個農業機械化的水平是上不去的。
鄉村振興也上不去,所以在扶貧的時候講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第二是在一些高端農機方面,我們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這也與國情有關,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作物的情況也不一樣。如果實現全程機械化,還需要走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也是中國農機發展現代化之路。
農機化發展需要政策、企業和用戶協同發力
如今,即使是大型制造業都會有個性化定制的。丘陵有丘陵的需求,然后平原有平原的需求,棉花有棉花的需求,枸杞有枸杞的需求,充滿個性化的農業生產環境,自然也少不了個性化的需求。但制造業本質上是規模化產業,那要如何去平衡個性化的需求和規模化的生產之間的某種矛盾?
節目中表示,并不是每種需求都去滿足,才算發展好了農機,才算發展了高端農機。
作為一個產業、行業的發展,需要其上的每個環節協同發力。而針對于農機行業,則需要政府、企業、用戶三者同向發力。也就是從政策政府來說,要解決易機化的問題;作為農機生產企業,要根據我國國情認真開展研發;用戶則要積極推廣使用。
只有這樣同向發力才能夠提高我們農業機械化水平,單靠某一方面都很難實現。就如北斗導航系統,政府相關部門利用補貼等政策主推產品技術的發展,行業外有能力的生產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系統、產品在農機行業的推廣應用。而得到了實惠的用戶,在使用中也感受到技術帶來的便捷與效益,也更加樂意使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技術、產品才能得到更快發展與推廣。據統計,2021年,我國農機應用北斗終端超過60萬臺套,產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精準施肥等智慧農業新模式得到廣泛推廣,大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這也可以說是各方協力發展的結果。
農機裝備要助力消滅城鄉之間的差距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地迭代,很多領域都在關注研究人工智能等這些很前沿的科技,我的農機也早已擺脫傻大黑粗的形象,走上了智能化、數字化之路。
就如節目中東方紅LF2204輪式拖拉機,13噸的鋼鐵大家伙的百米誤差精度在±2.5厘米。參加過中國國際農機展的人應該也看到過展會上那些如藝術品一般的農機具。
其實,說到底農機發展的終極目標并不在于機器本身,還是在于解放勞動力,讓農機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得到徹底改變,讓農機人這個職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就如張曉侖說的,將來我們就沒有辦法分清楚他是工人還是農民,所以農民要變成農業工人,這樣來實現我們的共同富裕。
人民的美好生活,不用再說穿著很臟的這種衣服,在田間里頭最終的是消滅城鄉的差別,這是我覺得未來我們可以期待的。
而真正要做到糧食安全,第一要有好的種子,第二要有好的土地,第三要有好的農機。這個第三我們還有很多要做的。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