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楊福增教授團隊研發出我國首臺蘋果雙臂采摘機器人,受到了業界的廣泛的關注,意味著我國在農業機器人領域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了解,對比國內外同類型機器人,目前西農大雙臂蘋果采摘機器人在多方面實現了技術趕超,一是機器人識別速度低至0.015秒;二是仿生旋轉拉拽,能耗小,采摘方式靈巧;三是兩臂協同的工作方式極大提高了整機采摘效率。
蘋果采摘在整條蘋果產業鏈中占據了主要部分,約占整個生產過程作業量的40%,占總生產成本更是高達50%-70%,如果能將采摘作業變成由機器人完成,將能降低采摘成本,并大幅提高效率,對推動讓更多人吃上蘋果有著重大意義。
智慧農業是發展趨勢
農業機器人是應用于農業生產中的機器人,可以由不同程序軟件控制,能適應各種農業作業環境的新一代無人自動操作機械,能減輕勞動強度,解決勞動力不足,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作業質量,防止農藥、化肥等對人體的傷害。
農業作業場景復雜,故而機器人種類較多,根據工作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常見的有采摘機器人、除草機器人、施肥機器人、打藥機器人、授粉機器人、耕作機器人等等。
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正在改變著這個時代,農業生產方式也從機械化向數字化邁進,精準農業技術已經悄然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高端智能化階段逐漸到來。
農業機器人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其可以有效解決生產效率低、勞動力減少等難題,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長期影響的背景下,在多個領域增加農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可以幫助解決人工操作減少、人員間無法接觸等實際困難。
近年來我國也在加速對農業機器人的研發,農業機器人在提高農業生產力、改變農業生產模式、解決勞動力不足以及實現農業的規?;?、多樣化和精準化等多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優越性,已逐漸成為農業工程領域的重要方向。
農業機器人助力百億人口糧食安全
就在前不久,聯合國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達到80億。并且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85億左右,2050年達到97億,到2080年后將達到約104億的峰值,并保持這個水平到2100年。
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安全的負擔將越來越重,今年7月發布的《2022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指出,截至2021年,全球還有多達8.28億人受饑餓影響,可見提高糧食產量已是迫在眉睫。
使用農業機器人可進行數字化農業作業,實現精準化、智能化和高效率,從而提高糧食產量,同時還能和無土栽培等技術相結合,打造出真正的無人農場,讓任何地方都能出產糧食,如此將能真正解決未來百億人口的糧食問題。
目前我國農業機器人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并不大,但增長速度讓人驚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0.91億元,2019年我國農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至4.97億元,各方面增長約30%以上。
這對機器人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大家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農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產業,人工成本幾乎占農業總支出的41%,機器換人有著足夠吸引人的性價比,并且,農業生產太過辛苦,年輕人大都不愿從事,使用機器人替代也是必然趨勢。
自“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以來,發展高端農業機器人裝備成為社會一項重要任務。去年底印發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就明確指出,要重點研制果園除草、精準植保、采摘收獲、畜禽喂料、淤泥清理等農業機器人。
不久前,工信部和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征集并發布了機器人在農業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成果。有機構預測,2026年農業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44億元,發展前景可觀。
對于農業機器人的發展,有業內專家表示,預計2024年將是農業機器人的“觸發年”,經歷近幾年的鋪墊、試驗之后,未來兩年將不斷增長,2024年出貨量將開始大幅加速。農場自動化配套的成本也將開始逐步下降,進一步推動大規模使用。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