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登錄   /   注冊

江蘇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日期:2023-02-10     來源:當代農機    瀏覽:315    
核心提示:“十四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江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五年。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十四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江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五年。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根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江蘇省“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銜接《“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等,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全省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決策部署,圍繞“一項行動、兩大工程”,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省農業機械化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裝備支撐。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優化,增強了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的內生動能。

農業機械化扶持政策效應持續放大,農業機械裝備基礎更加穩固。“十三五”期間,全省積極實施財政補貼、金融保險、稅費減免等農業機械化促進政策。省級以上財政投入120億元,重點支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秸稈機械化還田、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現代農業機械裝備與技術示范推廣、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其中農業機械購置補貼66億元、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補助44 億元、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創建4.4億元。各地財政也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激發了農民投資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2020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214萬千瓦,大功率、高性能、智能化、復式作業農業機械裝備快速發展,為糧食穩產保供和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大中型拖拉機新增5.3萬臺,保有量達到17.2萬臺;聯合收割機新增7萬臺,保有量達到18.5萬臺;水稻插秧機新增4.2萬臺,保有量達到14.3萬臺,其中乘坐式插秧機新增3.12萬臺,保有量達到5萬臺;自走式噴桿植保機新增1.5萬臺,保有量達到2.5萬臺;無人植保飛機新增7944臺;糧食烘干機新增2.1萬臺,保有量達到3.1萬臺;設施農業、果菜茶、畜牧業、漁業及農產品初加工業生產機械裝備也實現穩步增長,保有量達到175.6萬臺套。農業機械化發展帶動了農業機械工業發展,江蘇作為全國重要農業機械裝備生產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持續拓展,創新示范能力更加增強。“十三五”期間,成功舉辦兩屆中國(江蘇)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成立了8個省級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了江蘇現代農機科技示范園及86個省級農業機械化科技示范基地,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和裝備的開發應用。實施各類農業機械化科技項目300多項,支持農業機械化新裝備新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和集成應用,開發農業機械化新裝備新技術200多項。引進試驗示范了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機、自走式秧盤播種機、無人植保飛機、無人駕駛插秧機及收割機等特色智能農業機械新裝備,探索了農業機械裝備再制造的技術和路徑,組織實施了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果菜茶等多項農業機械化重大技術集成應用項目,項目覆蓋116個縣(次)。稻麥豐產高效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應用、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等多個項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

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持續提高,穩產保供能力更加強化。積極培育聯耕聯種、代耕代種、合作聯社、家庭農場服務聯盟等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試點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綜合服務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能力持續增強。2020年各類農業機械服務組織達1.3萬個,其中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8026個,農業機械合作社作業面積占總作業面積的70%。農業機械服務組織的服務領域由單一環節服務向全程服務拓展,由單純農業機械作業服務向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融合服務發展,農業機械化服務經營總收入超過1500億元。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0%,其中,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3%,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省建設任務,水稻機插率超過70%,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64%、糧食產地烘干能力達63%、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70%,均位居全國前列。設施農業、果菜茶、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4%

農業機械化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管持續向好,安全生產形勢更加穩定。貫徹落實《江蘇省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農業機械安全監管的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平安農機”創建工作進一步深化,“十三五”期間,共創建省級和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縣)分別達13個、16個。大力開展農業機械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農業機械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從2015年的140起、41人,下降到2020年的3起、1人。深入開展“鐵牛衛士”農業機械安全執法行動,有效壓降事故風險隱患,實現在冊變拖報廢“清零”,比全國“清零”目標提前5年實現。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理規范化建設,農業機械安全監管隊伍、裝備和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省級農業機械試驗鑒定能力穩步提高,具有15大類130種農業機械產品的試驗鑒定資質和19個創新產品的專項鑒定能力,完成農業機械產品試驗鑒定3738項次,發放省級試驗鑒定證書2698張。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標準體系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農業機械質量投訴受理網絡,開展農業機械產品質量保障體系督導、質量調查,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

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持續加強,公共服務成效更加凸顯。廣泛開展農業機械化培訓工作,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基層農機人員1.6萬人次;穩步推進農業機械職業技能獲證獎補工作,全省經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合格并取得農機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證書達5.9萬人次。成功舉辦三屆農業機械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在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創建農業機械維修能人庫和使用一線“土專家”庫,開展“百名能人結對百社”活動;組建72支、1000余名科技志愿者參加的農業機械科技志愿者服務隊,為農戶提供免費服務達10萬人次以上。物聯網、遙感技術、衛星導航、激光定位、智能控制等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裝備和農業機械化作業中的應用加速發展,“互聯網+農機作業”穩步推進,開展了深松深耕深翻、秸稈機械化還田等農業機械作業智能監測技術試驗示范。升級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實時核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駕駛人信息;完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和補貼機具投檔平臺,提升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信息化、便利化、高效化水平,實現購機者申領補貼“最多跑一次”。

二、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我省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物質裝備條件、農村經濟和社會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農業農村發展進入加速轉型期,鄉村建設治理進入深化拓展期,農村民生保障進入品質提升期,工農城鄉關系進入重塑融合期,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和需求結構必將同步發生深刻變化。

(一)有利條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農業機械化發展賦予了新使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機械化提升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變革,必然對“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方面產生重要影響。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攀升、農民勞動觀念深刻變化,穩生產、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的需求更加強烈,必將加速向機械化生產轉變,農業機械化發展肩負了新的歷史使命。

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明確了新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要求江蘇力爭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2019年,農業農村部與江蘇省政府簽訂現代化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江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程度和裝備水平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安全、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農業科技應用、產業鏈條延伸、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機械裝備的需求日趨多樣,技術要求不斷提檔升級,發展農業機械化已經成為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已經成為打造一批千億元優勢特色產業,形成興旺發達、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競爭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新舞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城鄉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將進一步推進城鄉區域布局一體化,促進鄉村發展;進一步推動人才、資金、土地、技術等各種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破除城鄉要素流動體制機制障礙。“機器換人”將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在現代種業、高效種養、精深加工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更加凸顯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新姿態。

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拓寬了新空間。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政策指引。面對國內外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保障糧食絕對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首要任務,農業機械化對保障糧食安全和市場供需平衡至關重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產品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將更加有利于激活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農業機械化發展領域更寬、空間更廣。

新技術新裝備創新應用,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大型高效、精準、節能型農業機械裝備研發制造取得積極進展,我省農業機械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水平已處于國內前列,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機械裝備和農業機械化作業上得到探索和應用,大田精準作業、畜禽水產智能養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成效。新技術新裝備創新應用推動了農業機械化與“三農”的融合發展,增強了新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動力。

(二)制約因素

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不夠健全。隨著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加快應用,推進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無人化農場建設、“宜機化”改造、現代農業機械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高技能農業機械化人才培養等,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迫切需要構建適應新要求的農業機械化新政策體系。

農業機械化全產業鏈發展存在不少堵點。農業機械裝備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夠,優質農業機械供給側與需求側融通困難,農機農藝融合的聯合研發機制尚未建立,高端智能農業機械裝備和特色農業生產急需的農業機械裝備供給相對不足,“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難題仍然存在,不能滿足全程全面發展的需求。

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短板弱項比較突出。農業產業集中度不高,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農作物中除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較高之外,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等其他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平均不到65%,其他如設施農業、果菜茶、畜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初加工等特色農業產業的機械化總體水平也相對較低,嚴重制約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動能仍然不強。農業機械生產、科研、教育、推廣等協同創新機制尚沒有真正形成,科技資源整合難,科研力量較為分散,科技創新動力不足;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投入不足;科研規劃與重點項目的資源整合程度不高,平臺作用不顯著,難以形成全省農機科研的核心競爭力。農業機械產品技術水平、操作性能、田間適應性和乘用舒適度相對落后,可靠性與國外先進機具比還有差距。

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不適應需要。隨著現代農業服務需求的快速提升,公益性農業機械鑒定、農業機械管理高效服務、先進裝備的試驗示范推廣、高性能農業機械維修服務、高效能農業機械作業服務等不能滿足新需求。設施大棚、果園等“宜機化”程度不高,“有機難用”問題普遍存在。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監督聯防聯控機制尚不完善,聯合監督還不夠到位,影響農業機械安全水平的提升。農業機械化高端人才緊缺、后備人才不足,基層人才隊伍出現斷層,總體規模和整體素質與快速發展的農業機械化事業還不相適應。

三、總體要求

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時期,必須瞄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江蘇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滿足廣大農民對機械化生產的需要為目標,以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業機械服務模式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田園鄉村建設相適應為路徑,以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和農業機械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兩大行動”為抓手,突出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強化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和先行先試,加快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為農業穩產保供提供基礎性保障,為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的農業物質裝備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規劃引領。注重系統觀念,立足區域地理和經濟條件,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科學制定和組織實施現代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支持政策和發展機制,優先發展智能化綠色化節水、節藥、節肥和節能等生態友好型農業機械裝備和農業生產技術模式,提升江蘇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新水平。

堅持創新先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重要論述,強化引進創新、集成創新和自主創新的有效手段,推進原創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機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實現高端農業機械裝備自主可控,形成現代農業機械化率先發展新格局。

堅持協同融合。強化政府引導,整合產學研推用各方優勢資源,形成同向同步同頻的推進力,提升先進農業機械裝備的有效供給,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需求與供給的新平衡。通過規劃對接、標準銜接、項目連接等,創新農業機械化與“三農”的融合發展推進機制,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管理服務水平,樹立農業機械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新標桿。

堅持安全固本。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構建起農業機械安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治理體系,堅決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和生態環境風險的政治責任,培植農業機械本質安全的新境界。

堅持高效共享。以“兩融兩適”為路徑、“兩全兩高”為目標,以信息化為抓手,創新農業機械化服務共享模式,提高農業機械使用效率,推動農業機械裝備結構更加優化合理。鞏固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優勢,突破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果茶、農產品初加工等各業機械化全面發展,奮力創造農業機械化工作的新成就。

(三)發展目標

2025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穩定在5500萬千瓦,農機具配套比更加合理,農業機械作業條件顯著改善,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農業機械使用效率顯著提升,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推動農業機械化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農業機械大省向強省的轉變。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率先實現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智能化探索。

優化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實現裝備結構新平衡。重點發展大中型、智能化、高性能、復合式農機裝備。100馬力以上拖拉機、乘坐式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無人植保飛機分別新增3萬、2萬、4萬、1萬臺以上。推廣飼料草加工、飼養、環境控制、糞便收集處理、畜產品采集以及病死畜禽處理等畜禽養殖機械5萬臺套以上。推廣飼料投喂、水質調控、捕撈、清淤等水產養殖機械5萬臺套以上。推廣蔬菜種植、中耕施肥、田間管理、采收等蔬菜、水果、茶葉生產機械設備等6萬臺套以上。推廣農產品脫出、清選和保質等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設備6萬臺套以上。

提升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實現全程全面機械化新支撐。將提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作為主攻方向,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力爭達到90%以上。打造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升級版,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糧食產地烘干能力達70%以上,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85%以上,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穩定在60%以上。加快突破油菜、花生播種、收獲環節機械化,開展花生、大豆關鍵環節機械化的試驗示范和機具選型工作,整體協調推進花生、油菜、大豆等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獲、植保、秸稈處理全程機械化。全省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果菜茶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總體水平力爭達到70%

增強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實現機械化生產新格局。加強農業機械新型服務組織建設,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到2025年,建成1000個左右裝備設施先進、服務鏈條完整、要素保障有力、運行管理規范、規模效益良好、示范引領明顯的“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提升農業機械維修服務水平,全省農業機械化服務經營年總收入穩定在300億元以上。加強農業機械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職業技能和適用技術培訓,提高作業服務能力,培訓各類農業機械人員5萬人次以上。

鞏固農業機械化安全水平,實現本質管理上新臺階。牢固樹立農業機械化整體安全發展理念,圍繞農業機械質量安全,增強農業機械鑒定和標準化供給,完善農業機械質量監督體系和手段,滿足新技術新裝備發展服務需求。健全農業機械安全生產責任,推進“三個責任”落實。到2025年,基本構建“七化”(網格化責任管理、清單化隱患管理、規范化執法管理、標準化安全管理、全員化培訓管理、績效化考評管理和制度化長效管理)農業機械安全治理體系。鎮村農業機械安全監管網格100%全覆蓋,“平安農機”示范縣占比達75%以上;農業機械安全隱患清單、整改清單常態化建立,隱患整改率100%;公正文明規范執法,重點機具執法檢查率不低于5%;農業機械安全協調聯動機制基本建立,道路外農業機械事故起數和傷亡人數保持在低位運行。

展望2035年,農業機械化達到更高水平,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農業機械強省地位更加鞏固,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四、 發展重點

重點圍繞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和農業機械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開展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以實施“八大工程”項目為舉措,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機械化轉、向全面機械化轉、向高質量供給轉、向高效能應用轉,實現裝備升級、技術升級、服務升級、設施升級,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工程

立足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基礎優勢,聚焦環節延伸、裝備升級、機藝融合、設施提檔、服務轉型等,構建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研究改進蘇北沿海等地區套作玉米、青儲玉米種植模式和農藝,配套解決機械化種植和收獲方案,全力打造升級版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示范區。加大試驗示范和科技支撐力度,開展其他主要農作物薄弱環節機械化的試驗示范和機具選型工作,加快突破油菜、大豆、花生、馬鈴薯播種、收獲等環節機械化技術,制定完善水稻油菜、大豆油菜、玉米油菜輪作種植模式與機具配置方案,著力提升油菜、大豆、花生、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種植和采收水平。支持有條件的市縣整體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到“十四五”末,全省全面實現主要糧食生產縣(市、區)全程機械化提檔升級目標,基本實現油菜、花生、大豆等主產縣(市、區)生產全程機械化目標。

(二)特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提升工程

圍繞設施農業、果菜茶、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等特色產業,培育形成機藝融合、機田棚相適的特色農業機械化工作機制。配套適宜的主要環節機械裝備,加大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力度,集成示范推廣新裝備新技術,重點支持精量播種栽植、精準施藥、高效施肥、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采收運輸、綠色烘干、畜禽自動飼喂與糞污資源化利用、水產養殖水質調控和尾水處理等綠色高效機械裝備和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全面機械化水平。在省、市、縣建立的特色產業機械化示范點(園區)基礎上,通過農業機械裝備配置、農藝配套、“宜機化”建設與改造等,擇優打造一批“一業一機”示范基地。引導有條件的縣(市、區)率先建設特色產業“一業一機”示范園區,整體帶動全省特色產業機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到“十四五”末,全省建成300個左右特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園區)。

(三)智慧農業機械化示范工程

智慧農業是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方向,智能綠色農業機械裝備與技術是現代農業的先進生產力。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裝備和農業機械作業中的應用,加快智能綠色農業機械裝備示范推廣,建設“無人化”農場及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示范基地,打造以智能綠色農業機械裝備與技術為支撐、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示范基地為節點的全省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示范推廣應用網絡,建成一批“無人化”示范農場及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示范園圃、示范漁場、示范牧場。到“十四五”末,全省建成100個左右“無人化”示范農場、300個左右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中鼓勵應用省內首臺(套)農業機械裝備,加強自主創新農業機械裝備的推廣應用。推進省現代農業裝備科技示范中心基地建設,建立省級智能綠色農業機械信息化管理應用平臺,提高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科技示范能力。

(四)現代農業機械化全產業鏈融合工程

加強縣域統籌規劃,以農業機械作業便利化高效化為目標,主動參與制定鄉村生態環境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化果園茶園菜園、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等標準、規范和實施細則,明確田間道路、橋涵閘、田塊長度寬度平整度及農業設施大棚等“宜機化”要求。大力支持丘陵山區試點開展農田、果園“宜機化”改造,擴展大中型農業機械應用空間,提高農業機械作業適應性。加快制定機藝融合技術規范,優選種植品種和農藝模式,優配作業機具,將適宜機械化作為農作物品種審定、耕作制度變革、初加工配套等工作的重要條件,促進良種、良法、良地、良機融合,積極研究制定機藝融合標準規范。以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與服務組織為主體,合理布局建設集中育秧育苗、農機具存放、維修、培訓以及農產品產地冷凍、儲藏、烘干、分等分級等農業機械化全產業鏈作業服務配套設施。

(五)農業機械化高效服務工程

培育發展各類農業機械服務新主體、新模式、新業態等“三新”農機服務,推進農業機械化服務向農業生產全過程、全產業和鄉村生態、農民生活服務領域延伸。培育發展能夠提供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的各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組織、聯合體等新型農業機械服務主體,引導開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互聯網+農機共享”服務,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聯耕聯種等多種形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積極探索發展農業相關領域的高端定制農業機械服務,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價值、升級農業機械化服務質量。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農業機械服務組織為補充的農業機械維修服務網絡,支持區域農業機械維修中心建設,提升農機維修服務能力。完善基層農業機械化信息系統,打造省級農業機械化管理服務“一張網”,提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質量投訴、鑒定受理、教育培訓與維修等在線服務能力,積極參與農村社會治理。到“十四五”末,全省建成省級300個、市縣級700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 服務中心。

(六)“科技興機”創新工程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加大研發資金、人才等要素投入,推動農業機械裝備產業向中高端升級。加強農業機械化標準制定,引導重點企業“揭榜掛帥”,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實施創新趕超研發,全面提升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推出一批“蘇”字頭的農業機械裝備科技自主創新成果。加強規劃布局,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和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產品試驗示范基地。強化基礎應用研究,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合作和部門協同,梳理一批農業機械化技術短板,以農業機械化科技項目為平臺,開展協同攻關,重點突破一批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裝備瓶頸,提升自主可控發展水平。加強全省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農業機械試驗鑒定供給能力,加快新型實用農業機械裝備的鑒定和試驗示范,切實解決“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問題。加快培育打造江蘇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品牌,支持重點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農業機械產品展銷展覽活動。加快研究應用農業機械裝備再制造技術,創新推進農業機械裝備再制造發展。

(七)“人才強機”培育工程

貫徹人才優先發展理念,以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為引領,統籌推進農業機械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支持農業機械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爭取有關部委和省政府共建相關高校,支持省內相關高校農業工程學科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申報國家農業科技重大專項;引導涉農高校開設農業機械專業課程,舉辦學歷教育,聯合開展專題研修,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農業機械高層次人才。以基層人員培訓項目為抓手,通過知識培訓、交流研討、掛職鍛煉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素質全面的農業機械化管理人才隊伍和高效精干、業務精湛的推廣人才隊伍。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以省級農業機械化人才培訓基地、相關院校和企業為依托,大力培訓農業機械合作組織帶頭人和返鄉下鄉的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退伍軍人等,鼓勵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辦領辦新型農業機械服務組織,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發揚新時期工匠精神,實施農業機械職業技能培訓項目,開展農業機械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培養一支技術精、技能強、素質高的技能人才隊伍。強化農業機械科技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業機械科技服務品牌。“十四五”期間培訓農業機械化管理和科技人才1萬人次、技能人才4萬人次以上。

(八)“平安農機”建設工程

建立健全農業機械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加強省級農業機械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面向農業機械零部件和整機的安全性、環境適應性、設備可靠性以及可維修性等試驗測試和鑒定能力。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農業機械隱患排查整治,提升農業機械本質安全水平。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健全鎮村農業機械安全監管網格,鞏固農業機械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監管執法,持續開展“鐵牛衛士”執法行動,形成依法管機、規范用機的良好局面。建設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等誠信制度體系,對責任主體實施農業機械安全失信懲戒。完善省級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和省級財政農業機械保險保費補貼標準,提升農業機械裝備安全水平和農業機械操作人員抵御事故風險能力。創新鄉鎮農業農村部門承擔農業機械安全檢驗,探索實踐社會化農業機械安全檢驗,推行便民惠民舉措,提升源頭管理水平。繼續開展“農機助學 送考進校”活動,多渠道培育“大學生農機駕駛考培基地”。完善農業機械安全監理裝備提升建設項目,改善農業機械安全執法裝備條件,提升執法檢查信息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進一步加強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圍繞政策創設、重大專項和重點工作安排,落實工作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將農業機械化納入各地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重點工作和考核內容。建立健全協調推進機制,加強與科技、工信、發改、教育等多部門聯動,優化資源配置,建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與農業機械裝備研發制造融合協調推進機制;健全農業機械、種植、種業、漁業、畜牧業、農田建設以及科研院所、推廣服務機構和企業等參與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工作協調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協調解決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加大政策支持

聚焦新裝備新產品新技術示范推廣、“宜機化”改造、人才培養等,積極創設農業機械化扶持政策。鼓勵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加強或新增適應“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所必需的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創新用人政策,充實縣、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人員。建立持續穩定的農業機械化財政投入機制,重點保障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建設、秸稈機械化深翻還田作業、現代農業機械裝備與技術示范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人才隊伍及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投入,強化績效考核和評價,提升政策實施效應;統籌好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農業公共服務、農業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等項目資金支持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三)強化服務指導

成立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決策咨詢委員會和省級特色產業農業機械化裝備與技術專家組,研究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為有關政策措施、重大工程、科技專項以及推廣應用等提供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發揮政府在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地制宜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注重總結推廣農業機械裝備和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各類典型做法和有效經驗,統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加強分類指導和輿論引導,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農業機械化工作風貌,形成昂揚向上、爭先創優、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支持農業機械行業學會、協會發展,助力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強技術推廣、鑒定、安全監理等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水平。注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發揮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主體作用,構建一主多元協同推廣機制,增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活力;創新“三個課堂”、“田間日”等體驗式、參與式農業機械推廣新方式,切實提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效果;創新推廣服務模式,依托省農業機械科技推廣志愿隊伍,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打造江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品牌。推行公益性農業機械鑒定服務,加快新型農業機械產品的檢測鑒定、評價推廣;加快精準農業和智能綠色農業機械等標準制定,構建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標準體系;督促農業機械裝備行業大力開展誠信自律行動和質量提升行動,開展品牌創建專項行動。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監理服務能力建設,緊緊圍繞農業機械安全生產中心工作, 將源頭許可規范作為核心要求,監督指導各級監理機構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安全監管工作;堅持“走出窗口搞服務”,注重運用信息化技術優化監理業務辦理流程,提升便民服務和信息化工作水平。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n3c8.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更多>同類行業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3港剧粤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5566成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 a毛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tv| 四虎最新网站|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激情| 四虎影视8848a四虎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久国产高清|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国产91视频网| 亚洲午夜伦理|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蜜一区二区| 日产一一到六区网站免费| 精品视频日本|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 动漫大尽度亲吻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 成人在线黄色|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内| 国产免费91视频| 香蕉影视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欧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久久精品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妖精视频yjsp|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 | 久而欧洲野花视频欧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