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進行中,人大代表郭凱同志提出了“關于農業關于培育家庭農場,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隨后,經商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與改革司做出回復,闡述了目前國家發布的關于農業發展的多項政策。
一、關于財政項目扶持
2020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支持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聯合社)和示范家庭農場(貧困地區條件適當放寬)改善生產條件、應用先進技術,提升規模化、綠色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能力,建設清選包裝、烘干等產地初加工設施,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并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未摘帽貧困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傾斜。
二、關于金融服務
一是支持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提供金融支持。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和發展合作經營的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6月底,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7.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29%,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4.15個百分點。
二是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中央財政大力支持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工作。除注入農擔公司注冊資本金外,中央財政還對各地政策性農擔業務給予持續性支持。2020年中央財政撥付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資金共28.65億元。目前,全國農擔機構框架基本搭建,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擔保業務加快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三是加強扶貧領域金融支持。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與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扶貧小額信貸管理的通知》,提出在貧困戶自愿和參與生產經營的前提下,可采取合作發展方式,將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用于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特色優勢產業。《關于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努力提高脫貧質量防止返貧,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扶持的信貸支持,完善信貸支持與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掛鉤機制。
四是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按照“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不斷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深入開展農業大災保險、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等試點工作,探索開展制種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啟動籌建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2019年,農業保險為1.91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向4918.25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560.2億元,承保和理賠戶次均居全球第一。
五是探索構建信用評價體系。中國銀保監會正與農業農村部研究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的信息共享,推動涉農信用信息整合,構建并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從而降低貸前信息收集和審核成本。
三、關于用地用電
《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家庭農場建設倉儲、晾曬場、保鮮庫、農機庫棚等設施用地支持。《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提出,農民合作社從事設施農業,其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生產性配套輔助設施用地,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按農用地管理。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農業生產用電及農產品初加工用電范圍進行了明確。農產品初加工用電范圍是指對各種農產品(包括天然橡膠、紡織纖維原料)進行脫水、凝固、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初烤、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用電。同時,明確農產品初加工用電不再局限于農戶,而是擴大到所有生產者從事農產品初加工活動的用電。
四、關于科技興農
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工作推動等措施支持學企合作、科技特派員等農技推廣服務模式發展。2017年,農業部會同教育部研究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單位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意見》,指導各地創新服務方式,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和農業科研院校的優勢學科,推進農業科研院校間、校地(企)、院地(企)等多種形式合作。2018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實施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組織產學研推用多方主體聚焦產業科技需求,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協同聯動開展科技服務,有效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五、關于人才支撐
農業農村部注重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一是加快高素質農民培育,大力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共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00萬人。二是指導涉農專業建設,引導更多人才扎根農村。農業農村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8所農業大學,與地方省部共建17所農業大學,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和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需要,指導共建高校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加強涉農重點專業群建設,鼓勵更多畢業生進入農村、扎根農業。
六、關于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管理
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明確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基本原則、主要目標、發展方向和保障措施。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對承包地“三權”分置作出系統全面的制度安排,提出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建立健全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制度。2018年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了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內涵,并就依法保護流入方的各項權利作出了明確規定。
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2015年,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范的意見》,要求各地建立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監管等“五項制度”。2016年,農業部印發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在流轉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的相關規程。2019年以來,為貫徹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修訂。全國已有1239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
七、關于示范創建引領
農業農村部積極開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強化典型引領。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開展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超過11萬家,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示范創建體系。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完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指標體系,持續開展示范社評定,建立示范社名錄,推進國家、省、市、縣示范社四級聯創。扎實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征集推介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樹立一批發展榜樣。
2019年8月和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和單位分別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
9月,在河北邢臺召開促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胡春華副總理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
截至2020年6月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分別超過100萬家和220萬家,政策體系不斷健全,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一、關于財政項目扶持
2020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支持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聯合社)和示范家庭農場(貧困地區條件適當放寬)改善生產條件、應用先進技術,提升規模化、綠色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能力,建設清選包裝、烘干等產地初加工設施,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并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未摘帽貧困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傾斜。
二、關于金融服務
一是支持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提供金融支持。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和發展合作經營的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6月底,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7.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29%,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4.15個百分點。
二是支持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中央財政大力支持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工作。除注入農擔公司注冊資本金外,中央財政還對各地政策性農擔業務給予持續性支持。2020年中央財政撥付擔保費用補助和業務獎補資金共28.65億元。目前,全國農擔機構框架基本搭建,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擔保業務加快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三是加強扶貧領域金融支持。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與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扶貧小額信貸管理的通知》,提出在貧困戶自愿和參與生產經營的前提下,可采取合作發展方式,將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用于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特色優勢產業。《關于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努力提高脫貧質量防止返貧,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扶持的信貸支持,完善信貸支持與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掛鉤機制。
四是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按照“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不斷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深入開展農業大災保險、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等試點工作,探索開展制種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啟動籌建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2019年,農業保險為1.91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向4918.25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560.2億元,承保和理賠戶次均居全球第一。
五是探索構建信用評價體系。中國銀保監會正與農業農村部研究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的信息共享,推動涉農信用信息整合,構建并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從而降低貸前信息收集和審核成本。
三、關于用地用電
《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家庭農場建設倉儲、晾曬場、保鮮庫、農機庫棚等設施用地支持。《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提出,農民合作社從事設施農業,其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生產性配套輔助設施用地,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按農用地管理。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農業生產用電及農產品初加工用電范圍進行了明確。農產品初加工用電范圍是指對各種農產品(包括天然橡膠、紡織纖維原料)進行脫水、凝固、去籽、凈化、分類、曬干、剝皮、初烤、漚軟或大批包裝以提供初級市場的用電。同時,明確農產品初加工用電不再局限于農戶,而是擴大到所有生產者從事農產品初加工活動的用電。
四、關于科技興農
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工作推動等措施支持學企合作、科技特派員等農技推廣服務模式發展。2017年,農業部會同教育部研究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單位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意見》,指導各地創新服務方式,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和農業科研院校的優勢學科,推進農業科研院校間、校地(企)、院地(企)等多種形式合作。2018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實施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組織產學研推用多方主體聚焦產業科技需求,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協同聯動開展科技服務,有效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五、關于人才支撐
農業農村部注重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一是加快高素質農民培育,大力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人才。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聯合財政部啟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共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00萬人。二是指導涉農專業建設,引導更多人才扎根農村。農業農村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8所農業大學,與地方省部共建17所農業大學,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和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需要,指導共建高校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加強涉農重點專業群建設,鼓勵更多畢業生進入農村、扎根農業。
六、關于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管理
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明確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基本原則、主要目標、發展方向和保障措施。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對承包地“三權”分置作出系統全面的制度安排,提出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建立健全土地流轉規范管理制度。2018年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了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內涵,并就依法保護流入方的各項權利作出了明確規定。
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2015年,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范的意見》,要求各地建立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級備案、審查審核、風險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監管等“五項制度”。2016年,農業部印發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運行規范(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在流轉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的相關規程。2019年以來,為貫徹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修訂。全國已有1239個縣(市、區)、18731個鄉鎮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
七、關于示范創建引領
農業農村部積極開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強化典型引領。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開展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超過11萬家,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示范創建體系。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完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指標體系,持續開展示范社評定,建立示范社名錄,推進國家、省、市、縣示范社四級聯創。扎實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征集推介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樹立一批發展榜樣。
2019年8月和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和單位分別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
9月,在河北邢臺召開促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胡春華副總理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
截至2020年6月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分別超過100萬家和220萬家,政策體系不斷健全,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n3c8.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