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安天下,種筑基石。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與中國人的“飯碗”能否端牢息息相關。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年度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單獨列出,這在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尚屬首次。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糧食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極其重要。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就是要通過體制改革、技術創新來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手中。
我國種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此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好種子問題就是“藏糧于技”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增產靠單產的增加,其重要貢獻就是農業技術的提升,其中種子功不可沒。”姜文來說。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其中,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種業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現代種業發展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把品種入市權交給企業、評判權交給市場、選擇權交給農民,極大激發了種業發展活力,資源保護利用能力、種業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持續顯著提升,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種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種業根基。
當下,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和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加速推進,種業在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核心性、引領性地位日益突出。可以說,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贏得農業競爭優勢,迫切需要種業優先發展、率先突破。因此,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迫在眉睫。
種源“卡脖子”等問題亟須重視
雖然我國種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僅就種業科技創新水平而言,有專家指出,當前,跨國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時代,而我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為主的2.0時代。不僅如此,在可以自主創新的領域里,我們又有一部分種源要從國外引進。如果一旦沒有了種源,我國的自主創新就要“卡脖子”,無法繼續推進。這些差距背后所隱藏的“危機”,亟須重視。
“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多來自國內,育種群體遺傳基礎狹窄,選擇空間有限。我國畜禽遺傳資源占全球1/6,但鑒定選育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我國農作物育種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商業化育種體系不健全,生豬、奶牛等畜禽品種多世代持續規范的性能測定和選育體系亟待健全。
“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就是要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姜文來表示,種子作為農業發展的“芯片”,未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將能極大地避免我們受制于人,從而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讓我們能更好地端牢“飯碗”。
因此,姜文來建議,一方面要建設好種子庫,為糧食安全儲備好種質資源,保護種質的生物多樣性,避免種質資源的遺失;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種子的比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種子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
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打好種業翻身仗
值得注意的是,從種質資源來看,我國雖然本土種質資源豐富,但創新利用效率并不高,我國雖然是種質資源大國,但卻不是種質資源強國。從研發和生產來看,我國科研育種人員有很多,但產出轉化效率卻不高,科研育種和產業發展還存在著“兩張皮”現象。
“一方面,我國的育種創新能力較低,很多種業品種研發主要依靠科研教學單位,科研與生產脫節。另一方面,我國育種企業競爭能力較弱,數量多但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足。”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說。
事實上,我國種業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很多核心競爭力不強,一些研發主要集中在低水平層面上,缺乏突破性的成果。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突破性的技術攻關往往需要投入高額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另一方面則是即便投入高額成本和時間,產出也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白忙一場”多是常態。
“打好種業翻身仗,必須跳出種業看種業、跳出科技看科技,關鍵還是要不斷深化科技和農政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明認為,振興民族種業,打一場漂亮的種業翻身仗,一定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同時,還要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讓數以百計的科研機構以及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參與其中。“只要有充分的市場回報,企業和科學家一定會形成自主聯合,而不需要政府伸手去‘捏合’。”
針對科研育種和產業發展存在“兩張皮”的問題,吳德表示,可建立有效機制,促進科技人才從科研教學單位向企業流動,使其研發方向更多向商業化育種方向發展。“技術人員要放緩心態,以工匠精神從傳統的單一追求產量向追求質量和符合農民、種子公司、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等多方需求的方向發展,培育出市場喜歡的品種。”
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年度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單獨列出,這在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尚屬首次。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糧食安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極其重要。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就是要通過體制改革、技術創新來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手中。
我國種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此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好種子問題就是“藏糧于技”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增產靠單產的增加,其重要貢獻就是農業技術的提升,其中種子功不可沒。”姜文來說。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其中,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種業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現代種業發展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把品種入市權交給企業、評判權交給市場、選擇權交給農民,極大激發了種業發展活力,資源保護利用能力、種業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持續顯著提升,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種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種業根基。
當下,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和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加速推進,種業在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核心性、引領性地位日益突出。可以說,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贏得農業競爭優勢,迫切需要種業優先發展、率先突破。因此,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迫在眉睫。
種源“卡脖子”等問題亟須重視
雖然我國種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僅就種業科技創新水平而言,有專家指出,當前,跨國種業已進入“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時代,而我國仍處在以雜交選育為主的2.0時代。不僅如此,在可以自主創新的領域里,我們又有一部分種源要從國外引進。如果一旦沒有了種源,我國的自主創新就要“卡脖子”,無法繼續推進。這些差距背后所隱藏的“危機”,亟須重視。
“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多來自國內,育種群體遺傳基礎狹窄,選擇空間有限。我國畜禽遺傳資源占全球1/6,但鑒定選育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我國農作物育種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商業化育種體系不健全,生豬、奶牛等畜禽品種多世代持續規范的性能測定和選育體系亟待健全。
“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就是要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姜文來表示,種子作為農業發展的“芯片”,未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掌握種子的主動權,將能極大地避免我們受制于人,從而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讓我們能更好地端牢“飯碗”。
因此,姜文來建議,一方面要建設好種子庫,為糧食安全儲備好種質資源,保護種質的生物多樣性,避免種質資源的遺失;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種子的比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種子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
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打好種業翻身仗
值得注意的是,從種質資源來看,我國雖然本土種質資源豐富,但創新利用效率并不高,我國雖然是種質資源大國,但卻不是種質資源強國。從研發和生產來看,我國科研育種人員有很多,但產出轉化效率卻不高,科研育種和產業發展還存在著“兩張皮”現象。
“一方面,我國的育種創新能力較低,很多種業品種研發主要依靠科研教學單位,科研與生產脫節。另一方面,我國育種企業競爭能力較弱,數量多但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足。”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說。
事實上,我國種業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很多核心競爭力不強,一些研發主要集中在低水平層面上,缺乏突破性的成果。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突破性的技術攻關往往需要投入高額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另一方面則是即便投入高額成本和時間,產出也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白忙一場”多是常態。
“打好種業翻身仗,必須跳出種業看種業、跳出科技看科技,關鍵還是要不斷深化科技和農政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明認為,振興民族種業,打一場漂亮的種業翻身仗,一定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同時,還要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讓數以百計的科研機構以及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參與其中。“只要有充分的市場回報,企業和科學家一定會形成自主聯合,而不需要政府伸手去‘捏合’。”
針對科研育種和產業發展存在“兩張皮”的問題,吳德表示,可建立有效機制,促進科技人才從科研教學單位向企業流動,使其研發方向更多向商業化育種方向發展。“技術人員要放緩心態,以工匠精神從傳統的單一追求產量向追求質量和符合農民、種子公司、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等多方需求的方向發展,培育出市場喜歡的品種。”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n3c8.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